http://www.cool3c.com/article/65408
https://www.facebook.com/settings?tab=applications
推,找youtube
說很多東西
http://techorange.com/2014/07/08/find-your-customers-fast/
http://www.perrymarshall.com/google/scorecard/
http://isfbforme.com/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iyqltFTug1I
http://techorange.com/2014/05/16/what-rd-think-of-pm/
最近有位剛做 PM(產品經理)的人跑來跟我控訴,說公司技術部的 RD 們(程式設計師)個個不給力。需求過了千百遍還是理解錯,或者就是簡單回一句「做不了」,表情如死灰。 這位 PM 血氣方剛,張牙舞抓,腦子裡總有一千萬個新產品需求的想法沸騰著。他咄咄不停的抱怨 RD 們不配合,能力差,懶惰,沒思考能力,沒品位,順帶連摳腳味兒太大這種事也強烈譴責了。「X,老子明天就去學 Coding!」哎,我發現 PM 們都特喜歡說這句無比勵志的話呢! 面對他,我的心突然惆悵起來。幾年前的自己也差不多是這個模樣,懵懂如白紙,但誰又知道這樣的 PM,在很多 RD 的眼裡就是個傻逼吧。 身為一位女性 PM,我至今為止並肩合作過的 RD 團隊超過 8 組共 200 多人(動盪曲折的職業生涯啊),受過的委屈流過的淚就不在這裡贅述了,打算留著以後寫小說。今天我只想淺談一些自己總結的 PM 與 RD 相處之道,所謂人艱不拆,希望大家看完後能更理解彼此「都不容易」的立場。 PM 眼裡的 RD 分成兩種:能溝通的和不能溝通的,後者佔 90%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沒有技術背景的 PM,估計你會覺得世界上「不能溝通的 RD」佔九成以上。難道不是嗎! 每當你鬥志昂揚講完一個偉大的產品計劃,期待看到 RD 激動的眼神,卻發現他們真的一點兒不興奮。給面子的 RD 會乾巴巴的問:「什麼時候要什麼時候開始設計稿確定了沒產品文檔寫完整了沒。」不給面子的 RD 則會當場質疑你,「這個新功能你到底想清楚了嗎?老闆又風花雪月拍腦子了吧?這麼做有數據依據嗎?做過市場調查嗎?老用戶會因此流失嗎?能保證上線後不再改了嗎?@$%^ ^% %$$@% #$%^ ^% 」真的是沒法兒做朋友啊! 曾經有一個自以為很神但其實能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 RD 總監,在 kickoff 會議上把我所有的需求都推翻了,讓我差點在十幾個老男人面前哭鼻子。 話說人在經歷苦難後,要麼變乖,要麼變壞。這種迫切想要搞定 RD,讓他們聽命於我的心情,實在太強烈,於是我學會了通過非正規途徑收買 RD 的心 -- 比如請他們吃 KFC 啦,陪他們聊黃色笑話啦,穿低胸裝秀黑絲大腿啦。在這些努力之下,我和 RD 的關係改善很多,他們開始敞開心扉,解釋他們對於新需求的負面情緒到底從何而來:有時是因為實在忙不過來,有時是因為實在無法理解這個功能有什麼意義(至少他們自己肯定不會用),有時是因為 PM 不但不調解現有項目的優先級,反而還每天做夢,想些有的沒的,讓他們極為惱火。 而負面情緒最大的根源,則是他們對這個計劃失去了信心,覺得反覆改版卻一直沒有大的突破,老闆和 PM 都應該去吃屎。 正當我沾沾自喜,認為自己靠美胸美腿贏得了這場戰役時,一個 Ruby 開發者幽幽的跟我說「我好喜歡你的門牙。」 ( …… 你們果然是無法溝通的生物…… ) RD 眼裡的 PM 也分成兩種:有腦子的和沒腦子的,後者佔 90% 沒腦子的 PM,RD 們是打心底森森嫌棄你的。嫌棄你的理由可能有以下三點,歡迎對號入座,我們一起舔傷口: 嫌棄理由 1:你沒有自己的想法。 聽清楚哦,我說的是 RD 們「認為」你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個話題實在很辛酸,哪個 PM 會沒有自己的想法呢,就是想法多的溢出了腦門兒才跑來當 PM 的啊混蛋! 但是 PM 的生存環境無比艱辛,很多決定都身不由己(尤其當你有一個心思活絡的老闆時)。於是,有些 PM 選擇推卸責任,兩手一攤「老闆說必須做」 ,急著撇清關係強調只有老闆是傻逼哦我不是哦。此言一出,你在 RD 心裡的形象全毀。 PM 必須是產品的靈魂,無論老闆決定鬧哪樣,你都要把這個決定翻譯成大家能接受的理由,建立你自己的口碑和信任。 在跟 RD 溝通的時候,不要說“ 我和老闆爭論了很久他就是不聽我的”,這樣更凸顯你的無能;也不要撒謊說「其實我覺得老闆的想法挺好的」然後硬掰些白痴的理由,這樣顯得你特別虛偽。比較好的應對方式是開誠佈公,說你自己真實的想法,如果你覺得老闆真是玩過火,也要解釋下老闆為何會有這樣的執念(是被投資人逼的,還是被老婆逼的,還是看到競爭對手做的什麼事情眼紅了想抄襲),然後安慰體恤下 RD 們的辛苦,並表現出和他們同甘共苦的決心。 嫌棄理由 2:你風花雪月沒有邏輯。 都說能做出厲害產品的 PM 要感性和理性兼備,因為厲害的產品能直戳人性,滿足用戶多層次的生理和情感需求,這就要求 PM 對生活細節敏感,情感豐富。 可是情感豐富的 PM 通常思維比較跳躍(藝術家嘛都這樣),情緒波動幅度巨大,鬱悶時會在陽台發呆抽一下午的煙,興奮時連坐在馬桶上都拿著手機寫文檔,這樣的節奏 RD 們真心吃不消。他們覺得你 X 的趕緊吃點兒腦殘片吧!(吐槽:我的上一篇文章發布後,就有人建議我服食腦殘片!)因此,論起 PM 的自我修養,你必須有收放自如的情感,還得有理性的邏輯思維去支撐起每一次的靈感乍現。 你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這個功能是否服務於產品的主線業務,比如一個聽歌的軟件是否要有日間/夜間模式切換?如果只是錦上添花,使用場景不足整體的 10%,那勸你還是等自己學會寫 Code 以後在家做著玩吧。 二、這個功能的技術實現成本有多大,如果用工時或天數來預計工作量不夠直觀,請去 HR 部門問一下 RD 全員每天的工資總額,再乘以所需要的開發時間,哈,這個金額應該足以讓你好好思考「需求性價比」這件事了!(這招在創業公司尤為實用) 三、這個功能的效果是否能被評估,這樣至少你能檢驗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無論如何都能積累寶貴的經驗。 嫌棄理由 3:不信任 RD 的能力。 說起這個真是百感交集。每一個有血有淚的日子裡都在重複上演這樣的劇集:PM 問 RD 這個功能要做多久,RD 說至少 3 週,PM 於是去問自己做技術的好友「真的需要 3 週嗎?」,朋友拍桌子說「這有什麼難的,換了我 3 天就搞定!」然後兩人忿忿不平的拍案皺眉,開始討論公司裡的 RD 們到底是能力差還是在偷懶。 我曾經也這樣,因為不懂技術害怕被騙,於是勾搭各種民間技術神人讓他們給我做狗頭軍師。軍師們為了維護自己偉岸的形象,通常會拍胸脯各種誇大各種裝厲害。更糟糕的是,軍師們也變相破壞了我和 RD 之間原本就已經很稀薄的信任。(喔多麼痛的領悟 ~~~) 最後,RD 眼裡的 RD,只有一種:比自己厲害的人。 剩下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他們的存在早已消失散盡在霧霾裡了。 讓 RD 覺得產品經理很優秀的方法
http://gn00116743.pixnet.net/blog/post/57062358-pua%E7%9A%84%E6%82%B2%E6%85%98%E5%95%9F%E7%A4%BA--%5b%E5%A6%82%E4%BD%95%E6%89%8D%E6%98%AF%E7%9C%9F%E6%AD%A3%E7%9A%84-%E7%A4%BA%E9%AB%98%E5%83%B9%3f%5d
而到了今天,我深刻的體會到,現實中真正的"示高價",根本不是你"說了什麼話",而是你需要擁有健康的身心理狀態、有好的專業能力、有不錯的職位、有高品質的生活、甚至是夠多的存款,任何人有了這些之後,往往就會產生"由心而發"的自信心,這股自信才是真正"吸引異性"的元素,而這種吸引力能吸引到的,將"不只"是那種見錢眼開、膚淺的女人,勢必還能獲得更高素質的異性的青睞。
至於所謂的"取笑",也不再於你要"人身攻擊"讓對方難堪、給你貼上變態的標籤,而是所謂的"幽默感"。真實的幽默感不是要你單純背笑話、學變魔術學來,而是關係到你本身的生活體驗、人生經歷,要是你在各方面的經驗豐富,什麼都能夠侃侃而談,從電玩到汽車、台灣學運到國際情勢、再到股票不動產、甚至美妝與國內外旅遊,每個領域都有些許的理解、每個領域都略懂,那麼你的"取笑"就不會是膚淺的攻擊,對對方而言將會是"很新鮮的趣味"。
這核心的能力,說穿了就是"多元學習",這四個字說起來很悲哀,我從小學開始一路讀到大學畢業,教育部狂喊"多元",但我在成長中所體驗到的學習,永遠都是"狹隘至極"的考試主導教育,以至於多數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畢業後還是完全無法理解究竟怎樣才能多元學習、怎樣才能有更多的體驗、充實自己的人生經驗。
我個人認為,其實要多元體驗一點都不難,而且每個人從現在就可以開始。
不需要強迫你去做不想做的事情,相反的,只要你覺得"很酷、有意思"的事情,經濟許可內就放膽去嘗試吧! 甚至很多狀況是不需要花一毛錢的,例如看到有一棟豪宅在舉辦展售體驗會,就大方的打電話報名周末的賞屋,看到中華賓士舉辦免費超跑體驗會就衝到門市說你要報名,看到貴死人不償命的精品店照樣大方的進去請店員跟你詳細介紹他們品牌的沿革…,這一點都不困難,只要你"有種"就行。(只要不要故意去砸人家的場、去當白目奧客,就算你不是消費者,基本上還是會被以禮相待)
至於其他"很酷"的體驗也可以多方嘗試。看到人家開公司覺得很酷? 那就找會計師事務所資訊一下,自己開一間看看啊! 反正也不用花幾千元,就算單純買個經驗也是很爽的。 或是新聞上說大陸很多城市都大樓林立、比台北市還高,你不信? 馬上安排一下周末就買機票飛過去看看吧! 搞不好一回到桃園機場舊航廈整個不習慣也說不定。 看人家成天在說基金賺了30%,那我也來買個單筆爽一下,花"一千五百元"就可以買一個單位,然後每個月銀行會寄來"損益表",哇! 我竟然獲利50%,雖然只要七百多元,但還是很爽。 看到有個部落格叫做"好人廢物",裡面說市面上很多宗教、傳銷老鼠會都在洗腦騙人,剛好哪個同學最近拉你進去聽"洗腦大會",當然也要響應一下,沒想到整場活動真的都是洗腦的招式呢! 原來如此!
無論體驗、消費、賣書甚至上課都好,“浪費錢"與"增加體驗"最大的差異在於,你究竟是單純為享受而花錢,還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讓你有更多的心得、更多的領悟? 同樣是出國觀光,過程中你對於自己、對於人性有沒有產生全新的看法。 當然,很多人都覺得這樣會"很累”。例如我自己就嚴格要求,我平日做的每一個慾望、每一個消費,都要有所學習。 到了高級餐廳吃頓飯花了幾千元,我肯定會好好的觀察裡面的裝潢、服務給人的感受,理解為什麼這一家餐廳能夠賣那麼貴還能吸引到消費者。 同樣是買一台摩托車,我會完整去面對、分析我當初那想要這台車的慾望,進而日後有辦法轉而去了解這些"想買車的消費者"內心的真實想法。 又如出國,我要好好感受不同國家的價值觀與台灣的異與同…
===========================================
今天星期六加班盤點,起因總經理聽到有人說庫存不準,就下令要盤點庫存,從一、二星期前開始準備,花非常多人力物力,今天開始盤,大陸兩廠也開始盤 但有很大的問題 1、總經理根本沒有好好問清楚和了解為什麼這產業的庫存會不準 2、下令盤點不能100%準確就記大過,莫名其妙,所有知道盤點的人,100%是不可能的,能9x%準確就很偷笑了 3、之前提過導ERP系統,就直接認為ERP系統就能符合盤點需求,沒有細到點,就下令完全按ERP跑,不管實際運作情況為何,片面認為盤點就點數量有什麼難的,系統key一key就能盤了 4、要做盤點把時間弄的很趕,二個星期就要做盤點,這也是不正確的,讓人非常懷疑總經理的經歷
這發生太多次了,上面的人都沒有細到點,只就面,就面的後果就是搞不清楚實際情況,最後搞的大家都不爽,下面就會想辦法偷雞
不是把事情做完就行,是要把事情做對 這句話大概是最近最常說的一句話,要把事情做對~才是最重要的
ERP導入目前是很大的流程變革,就理論派來說,要先結凍,再解凍,結凍就做不好,把人力物力放到其他庫存、品質、人事、公司網頁?!這真是讓我有非常大的疑問,平常使用者一大堆針對系統抱怨,這部份才是要花人物力,好好把流程理順,系統bug減少,操作SOP確立,教育訓練標準化,人力配置合理化,至少要整理到70%穩固後,再進行所謂其他部份一些要求,像庫存更準確、料帳、人工費等,其實說更正確的,70%穩固後,自然很多資料就會準確,不準確的地方30%通常都是管理面修正問題。
庫存不準,行業特性問題,要先針對點,為什麼會不準去解決,一但有對策方法,把平常不準的原因去除,ERP系統配合上要調整修正部份做好,跑一段時間,庫存就會準,準了盤點準確就提升,這是任何人都知道~
如果是庫存不準,直接盤點要提到100%,這真是可笑!
高階主管想法:我下達目標要求,我的人馬就能搞定這件事,我要把庫存弄好,交代下去,資訊主管想辦法配合其他主管,達到目標,代表庫存就會準確。
這種想法想要實現的前題:有足夠人物力嗎?有專業庫存人士協助?相關業界做法?肯投資嗎?
最近經歷一些公司,發現真的高階主管越是上述想法的人,到最後的結果:爛還是爛,而且是爛到底,更爛的情況會發生在所有前題都不具足,只剩一個口號。
如果給個目標就能達成,那還要主管幹嘛,我開公司喊年純利五千兆,那我的員工就能達成了!!